我眼中的2016年十大精品展览
2016年共看了51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,还有79个特别展览,以中国古代艺术类为主。应约选10个印象深刻的展览出来,还是很困难的。
因为现在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,展览都很优秀,只好在自己爱看的青铜器、书画展中,以自己也说不甚清楚的偏好选了。
就按照展览开幕的时间顺序,由近及远排下来。需要说明的一点,个人2016年最喜欢的展览是第10个。
烟云四合: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
2016/12/13-2017/3/12 苏州博物馆
策展人组织了书画、古籍、碑帖、青铜器、工艺等门类文物参展,这是大陆迄今为止除了“精品展”以外,展品品类比较丰富的一个。确实,此展将一个喜欢收集宋元书画、金石善拓的,为自己书房不停购置文房雅玩之物的,不停搜罗线装善本做学问的文人的丰富生活情趣展示了出来。另外,带有政治色彩的“官场日记”《宦游鸿雪》,带有燕居交游隐居内容的吴郡真率图,带有浓郁个人情感的《哭子承诗》稿本,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丰满的“顾氏家族”。此展中的四王作品、宋明拓本相当精彩,颇为值得一观,这也是晚清民国收藏家的共同偏好取向。
敏行与迪哲:宋元书画私藏特展
2016/10/29-2017/3/31 上海龙美术馆(西岸馆)
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,迎来了私家购藏中国宋元书画的高峰,相对于“古渡”来说算是“今渡”,中国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。龙美此展通过实物,回顾了从10年前开始至今的大陆古书画收藏热潮,唐后行从图、曾巩局事帖、萧照瑞应图、马远宋帝命题山水册页、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卷、宋克章草急就章、北宋刻本《西湖结莲社集》等80余件宋元书法、绘画、古籍善本汇聚一堂的展览,在公藏展览中也属少见。此番,龙美也较为注重学术传播,组织研讨会和全国学术巡回讲座,尽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。
熠熠青铜 光耀四方: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
2016/10/24-2017/2/24 陕西历史博物馆
时间、空间跨度极大的王畿、诸侯、访国器物齐聚一起,是近些年商周青铜文明呈现的大手笔。礼制等级上的差别,器物设计上的倾向,铸造技术上的选择,文明之间的互动,在展品中体现得非常显著。此展不仅显示出展品挑选时既关注学术动向,又对经典发现和新近发现有所取舍,还公布了一些晋侯墓地未公开的资料。出于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,展览在展线灯光设计、关联性展品布局、知识性交互设计三方面,可以更进一步调动内部积极性以获得更加效果。
传古启新:罗振玉学术成就展
2016/10/19-2017/1/10 旅顺博物馆
位于交通网络末端的旅顺,是远东不冻港,具有重要战略作用。旅顺博物馆,日本人建造、俄国人使用,继而归还我国,留下太多日俄痕迹。罗振玉,这位近代学术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,政治选择上受人议论,大云书库藏品惨遭流失,引来无数人的叹息。展览内容涵盖广泛,借调文物众多,是少有的直接用物证还原罗振玉学术面目的展览。除了看看旅顺博物馆的大谷光瑞有关文物外,还可去罗振玉旧居,也即大云书库凭吊一番。
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:公元400-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
2016/9/28-2017/1/3 故宫博物院
国外博物馆里的亚洲宗教雕塑一直都比较受人瞩目,这与那段时期中山商会、卢吴公司向外输出的这类文物的数量、质量相关,间接影响了欧美对亚洲文化的理解。国内私人藏家购买了一些印度风格的造像,推动了我国对印度造像的认识,但存在将犍陀罗这一概念泛化的倾向。故宫的印度笈多风格造像主题展,策展人在印度考察十分艰辛,协调这么多不便运输的石质文物参展,显示出极大的诚意。印度展厅里,以恒河之晨、恒河之夜的巨幅照片作为始终,较为浪漫。
故宫藏历代书画展(第三轮第二期)
2016/9/6-2016/10/26 故宫博物院
这是武英殿历代书画展的最后一期,也是所选展品质量较高的一期。由于是最后一期,许多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抒发了惜别之意,可见武英殿书画展在书画领域的影响力。由于老目录展品质量较高,此番更换了一些妇孺皆知的重量级绘画,以期保护,这也是以专题展替代通史展的考虑之一。不止一个人感觉,在武英殿看书画稍有一种“雾里看花”之感,同一件展品在别处展总比武英殿看的清楚,这也是很值得探讨的,古代书画展厅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。
青铜的对话:黄河与长江商代青铜文明展
2016/7/18-2016/10/18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
把黄河、长江两个流域的商代青铜器集中起来,凸显其中的异同和互动,估计是第一次这么干。此展亮点之一,就是公开了近年盘龙城遗址发现的嵌金绿松石兽面纹饰件,这对于了解商代江南的完整面貌很关键。与陕历博四省青铜器展一样,青铜器的等级、技术、空间差异等要素都在展览中得到了体现,可谓用极高的学术视野和关怀,将商代的中心和周边文明进行了对比和展示,展现了当前商代青铜器研究最新认识。
国家珍贵古籍特展
2016/6/16开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
虽然每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后,都会组织一次集中性展示,但此次展览时间较长,弥补了国内没有长期的高质量的古籍专题展览之缺憾。此展由“天下第二”早的印刷标本、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、北宋刻本《范文正公集》领衔,辅以众多的古籍版本学教科书里的名品,可谓蔚然大观。此展期间经历了南海风波,展品中明代印制的南海地图,引得众人围观。此展还轮流展示了一些别馆珍藏,比如香港中大的北山堂藏品就作了展示,很是难得。
菩提的世界:醍醐寺艺术珍宝展
2016/5/10-2016/7/10 上海博物馆
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日本文物精华展,到近些年陆续举办的专题展,上博已经将日本文物多面地带到了大陆。此展不仅仅是文物的罗列,而是通过紧凑、突出、交互的演绎,将文物内涵加以提炼和展示。上博的陈列设计一直喜欢还原场景和氛围,在醍醐寺展览中对于五大明王陈设、密教道场场景的复原可谓点睛之笔。其中,五大明王陈设复原,巧妙利用展厅制高点,增添了展览的律动感,非常巧妙。
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
2015/12/10-2016/3/13 上海博物馆
此展策展人为上海博物馆的凌利中先生,他和几位前辈对吴湖帆学术地位的确立,对吴湖帆鉴定成果的整理,对中国书画研究起到重要作用。书画类展览在上博一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,上博10余年来一直举办高质量书画展,此时推出专题性研究类展览适逢其时。此展开放性极强,展内与展外、展线与展品、明线与暗线相结合,彻底摒弃“精品展”思路,以学术热点、个案研究为主,展示了上博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,是国内少有的突出学术研究的展览。
我认为,展览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数量、不在于质量,而在于是否成熟。所谓成熟的展览,前期注重研究、中期注重投入、后期注重总结。实践早就证明,单单靠庞大的展品数量撑起来的展览不能够算的上成功,单单组织质量级别很高的文物“精品展”生命力也不会长久。
只有混合学术研究、陈列设计、宣教互动等要素在一起,基于透彻的文物研究,继而高度凝练主题,加上专业的组织策划,既能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、又能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,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。
【图片】来源于网络
往期珍赏 · 珍品目录
(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)
新版“看展览”APP上线啦!
更及时、更全面的展讯
正在那里等你!
长按二维码下载
文 博 / 历 史 / 文 化 / 展 讯 / 馆 舍 推 荐
微信ID:atmuseum
微博:@博物馆的那些事儿
QQ群:博物馆.看展览交流群
475225203
微信群: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